智能制造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在制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作為傳統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塑料加工行業與企業面臨著智能制造升級改造的壓力。要在塑料加工業實現智能制造,必須做好三方面的準備:頂層規劃+自動化+信息化、大數據。
《聚風塑料》“智能制造”專題,邀請了多家國內外最具代表性的智能制造相關領域的供應企業和終端用戶企業參與進來,聊他們對智能制造的看法,介紹他們在這一領域的表現與成功案例,分享智能制造對塑料加工行業的機遇與挑戰。聚風塑料公眾號將陸續發布相關報道。
拓斯達:讓工業制造更加美好
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斯達”)堅持“讓工業制造更美好”的企業使命,一直致力于工業制造自動化的創新與應用,通過以工業機器人、注塑機、CNC為核心的智能裝備,以及控制、伺服、視覺三大核心技術,打造以核心技術驅動的智能硬件平臺,為制造企業提供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拓斯達有兩大愿景——“助力100萬制造企業實現智能制造”和“助力100萬工程師服務于智能制造”。為了愿景的實現,更好助力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在硬件方面,拓斯達以工業機器人、注塑機和CNC作為“賽道”,深入到工業上游,通過底層技術的支撐,幫助到更多的中小企業解決人工成本貴、能源損耗大、高端裝備價格高以及技術“卡脖子”的痛點問題。
在軟件方面,拓斯達現已搭建了“駝馱”平臺、“集成俠”平臺以及loT(物聯網)平臺。“集成俠”平臺和“駝馱”平臺定位為產業互聯網平臺,主要通過產業數據的沉淀和應用,對產業資源進行整合和高效匹配,從而提升產業運營效率;loT平臺則是通過各種傳感技術、通訊手段,將設備與互聯網進行連接,以實現遠程監控、自動報警、遠程控制、遠程診斷、遠程維護,進而實現管理、控制、營運一體化的網絡平臺。
拓斯達希望通過平臺數據的積累與沉淀,一方面幫助客戶更好地做資產和運營管理,了解客戶需求,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希望讓數據反哺于制造,幫助拓斯達做產品的升級、運營以及經營管理。
拓斯達曾成功幫助環保餐具制造企業 - 韶能集團綠洲生態(新豐)科技有限公司,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升級,實現24小時智能生產,產量提升20%,打造行業智能標桿工廠。拓斯達提供的方案是通過成型機、定形機、切邊機、取料機和機器人相互配合,能全自動地完成成型、干燥、切邊和碼垛等工序,自動化程度高,實現批量化生產,生產速度快,周期短,在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并保證了產品質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及產品合格率。在數字化方面,該方案通過中央控制系統、MES對接系統、切邊機控制系統等軟件,實現環保餐具全自動化生產流程及數字化管理,具有設備互聯、系統互通等優勢,實現了數據實時采集、實時監控、實時分析和預警等功能。
制造業是我國實體經濟的基石,雖然中國制造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競爭力不斷提高,但制造業發展中普遍存在著人工成本高、能源損耗大、高端技術薄弱等問題。制造裝備的國產化、數字化、智能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國傳統制造業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轉型成功與否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的命運,也決定了制造業未來持續發展的態勢。
未來,拓斯達將深耕智能制造領域,以控制、伺服、視覺三大核心技術為驅動,在工業機器人、注塑機、CNC三大產品上持續發力,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貢獻力量。